OP-320硫酸盐光亮镀锡
OP-320硫酸盐镀锡添加剂
一. 特点:
1. 镀层结晶细致,均匀,光亮,呈银白色。
2. 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和抗氧化性。
3. 生产条件范围较宽,镀液稳定,易于操作和控制。
4. 该电解液配方既可挂镀也可滚镀。
5. 镀件经长期存放后,其可焊性能依旧饱满。
材料名称 |
挂 镀 |
滚 镀 |
硫酸亚锡(分析纯) |
30克/升 |
15克/升 |
硫酸(分析纯) |
100毫升/升 |
100毫升/升 |
OP-320开缸剂 |
40-50毫升/升 |
40-50毫升/升 |
OP-320光亮剂 |
2毫升/升 |
1—4毫升/升 |
温 度 |
8—15℃ |
5—10℃ |
电 流 密 度 |
1—3.5安/平方分米 |
1—3.5安/平方分米 |
时 间 |
4--6分钟 |
10—20分钟 |
搅 拌 |
阴极移动15—20次/分钟 |
8-12转/分钟 |
二.配方和操作条件:
三.镀液配制(以50升槽液为例):
因硫酸亚锡不易溶解,所以先计算好镀液去离子水的容量,将其中的一半倒入镀槽内,在不断搅拌下缓慢地加入全部硫酸,此时槽内温度迅速上升,然后在不断过滤降温至200C左右,加入硫酸亚锡。可加入另一半煮沸的去离子水或用加热设备,通常在不断搅拌下约需1小时才能使硫酸亚锡全部溶解,随后使槽液降到150C至180C,加入需要量的(配缸)光亮剂,搅拌均匀。新配溶液比重在波美18左右。该电解液经2-4小时电解后,经试镀才正式生产。
当正常生产时,为了获得满意的镀层,镀件在进入镀槽前必须保持良好的清洁度。因此,镀件必须经除油、清洗、酸洗(30—50毫升硫酸/升)后才能镀锡。
四. 溶液保养:
1.根据产量情况,在镀液正常情况下每月至少分析一次,分析结果应为:
硫酸亚锡含量大约在20克左右/升。
硫酸含量大约在160--180克左右/升。
如果缺锡、缺酸应该分别用锡盐(分析纯)、硫酸(分析纯)予以调整。
2.阴极效率降低,产生原因,主要是挂具接触不良,局部电流过大。或添加剂过量,造成大量析氢,使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,可调整挂具接点和用电解方法解决。
3.光剂消耗量:(添加)光亮剂的消耗速度挂镀为250-300毫升/1000安培小时,滚镀为300-350
毫升/每次。当电镀过程中出现亮度逐步下降,特别出现低电流密度区的亮度下降时,表明(添加)光亮剂已经缺少,可规定量度毫升/升进行添加,但要小心避免过量。
4.杂质影响:电镀槽内要避免铜、氯离子等杂质的带入。否则会影响镀层质量,严重时会引起阳极的钝化。
五.处理剂使用方法:
处理剂用于(配缸)光亮剂、(添加)光亮剂酸性光亮镀锡新工艺的槽液处理。酸性光亮镀锡电解液,经过一段时间生产后电解液由于二价锡的氧化、水解而变浑,这时采用一般滤纸过滤,活性炭吸附等常规方法,无法使游离胶体除去,从而影响镀层的质量。采用处理剂却可在常温下,极短时间内,除去游离胶体,从而使镀液变清,再添加适量(配缸)光亮剂,就可恢复原来的电镀功能,保证生产正常。
处理方法是:
每升浑浊镀液加入30ML左右处理剂,在室温下搅拌,即出现棉絮状固体物,并开始沉淀,此时镀液变清,采用虹吸法或倾泻法移入另一容器,再添加适量(配缸)光亮剂予以调整,即可恢复原来电镀功能(处理剂用量根据镀液浑浊度而定,一般为30ML/L左右)。
六. 常见故障排除方法
故障现象 |
生产原因及解决方法 |
镀层粗糙、毛刺、阳极呈不规则溶介,并产生大量黑色挂灰脱落。 |
是因为硫酸浓度或硫酸亚锡浓度高,电流密度大,针对上述原因作相应处理。 |
镀层出现局部无镀层 |
前处理不当,光亮剂溶介不当,(添加)光亮剂过多,应作相应处理,或适当添加(配缸)开缸剂。 |
复杂几何形状不能达到镀复时 |
主要是主盐(SnS4)浓度过高,可采用降低主盐浓度,如30~40g/升就可提高均镀能力。 |
堆锡 |
调整阴阳比例 阳:阴=2:1 |
溶液浑浊、镀层粗糙、发黑 |
溶液中四价锡过高,应用处理剂处理,然后用(配缸)光亮剂调正光亮度。 |
镀层小电流处不够光亮 |
光亮剂少,补充(添加)光亮剂。 |
阳极严重发黑 |
溶液中铜离子杂质含量较高,应通电处理。 |
镀液析氢:出现大量小气泡 |
(1) 由于电流密度过大 (2) 接触不好 (3) (添加)光亮剂过量而引起 针对上述情况作相应处理。 |
在电解液混浊不严重情况下,出现镀层发黑、发花 |
溶液中光亮剂组分失去平衡,应适当添加(配缸)开缸剂。 |
光亮镀锡时,镀层出现条纹 |
是由于没有阴极移动所致,应纳入工艺规范。 |
同一镀槽液,挂镀正常,而滚镀不亮 |
只要加大工作电流(即提高电流密度)即可镀得正常产品(指其他情况都属于正常)。 |
下一个:没有了